新洲人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洲实践新高地
新洲人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洲实践新高地
  • 发布日期:2024-02-09
    来源:新洲区人大常委会
  • 字体:
    [ ]

2023年,新洲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担当尽责。全年召开人民代表大会2次,常委会9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7项,开展执法检查11项,开展专题询问1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7人,办理议案2件、代表建议87件,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始终做到绝对忠诚,以鲜明立场彰显政治本色

坚持凝心铸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授专题党课、交流学习体会,通过专题读书班、主题研讨、专题讲座等学习方式,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主任会议成员领题调研,带动常委会及机关围绕33个选题开展调研150余人次,推动解决问题52个。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21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办理完成。

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正确政治方向。依法行使人大各项职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决策部署、人事安排在人大工作中依法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严格执行常委会党组向区委请示报告工作规定,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活动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并按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修订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健全完善人事任免法定程序。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坚持实干笃行,彰显履职担当作为。把区委的决策部署作为制定计划、确定议题的首要依据,确保人大在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担当不缺席、履职不缺位。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建设航运航天现代产业新城、打造生态文化宜居宜业新区”的决策部署,发出代表倡议、凝聚代表智慧、贡献人大力量,全力助推新洲“二次创业再出发”。服从服务区委中心工作,倾心联系服务基层,带头落实河湖长、林长责任制。

二、自觉紧扣全区大局,以依法履职赋能高质量发展

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强计划和预决算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预决算报告,依法审查批准区级决算、预算调整方案。常态化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促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保值增值。加强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落实的跟踪监督力度,听取审议2022年度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报告,对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调研全区财政税收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强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促进重要目标和重大任务顺利推进。

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并进。四级代表协同发力,助力将涨渡湖蓄滞洪区建设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农业物流现代化建设、防汛备汛等重点工作,推动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专题调研航天产业基地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情况,推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调研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建议加强统筹指导、遵循刚性约束、落实好后续各专项规划和镇级规划。组织代表调研视察G347江北快速路东延线建设情况,助推高效率融入武鄂黄黄都市圈。

助推民生福祉补短提标。探索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紧盯项目征集、审议票决、监督评估等阶段,把人民意志体现到票决制工作全过程。聚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基层基础建设、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预防控制等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为新洲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听取审议社会救助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托育机构卫生管理等民生关切事项,开展《武汉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等执法检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助推生态环境改善优化。配合省、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推动政府落实法定责任、履行法定职责。调研全区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及巩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情况,推动筑牢环保工作基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成果。调研全区大气环境、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智慧城管、农田土壤重金属检测、气象高质量发展、破损山体复绿和景观改造等工作情况,开展渔业法、森林法、河道保护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等执法检查,督促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助推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听取和审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调研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基层法庭规范化建设等工作情况,督促提升司法质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听取和审议公检法三机关办案质量检查情况的报告,推动强化责任、公正司法。调研“八五”普法中期工作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抓住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等热点难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工作落实。发挥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积极配合开展调研,助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三、优化履职服务保障,以务实高效展现代表作为

持续深化“双联”工作。健全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办法、代表联系选民等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区人大代表67名,各专工委常态化联系40名专业领域代表,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制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代表、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工作安排,全年共邀请96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询问评议等活动,不断拓展代表参与监督工作的途径。深化室、站、点等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设,升级线上履职平台功能,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途径。

精心组织代表活动。打造代表“三进”活动升级版,更好促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共开展活动330余次,提出意见256条,形成问题清单87条,创新“清单化”管理、“销号式”落实、“闭环式”办理模式,推动解决一批企业和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行“三进”活动“一街一品”,代表助推旧街街石咀村“共同缔造”等一批典型案例,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

抓实议案建议办理。健全代表建议提出、交办、办理、评价全流程工作机制,提高建议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增强建议办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采取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专(工)委归口督办、代表参与督办方式,年初听方案、年中看进度、年末评结果,促进大会议案、代表建议有效推进和落实。建立代表建议“跨年”督办机制,加强跟踪问效,努力做到代表呼声有回应、群众期盼有着落。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组织2批95名代表和人大干部赴浙江大学、全国人大培训基地开展学习培训,有效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定期向代表通报工作情况,全年编发人大手机报45条,推送公众号293条,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出台代表履职管理考核办法,健全完善代表履职档案,落实代表回选区述职制度,66名代表回选区报告履职情况。突出代表主体地位,讲好代表履职故事,全年在各级媒体宣传报道代表履职事迹53人次。

四、持续推进固本强基,以更高标准强化自身建设

强化政治建设。切实履行人大常委会党组党建工作责任,把党建工作与人大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持续巩固人大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办好“一报一号”,落实常委会主任走进党校课堂宣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用好业余党校、支部主题党日、“道德讲堂”等载体,“英雄城市·先锋有我”党建微视频获得广泛好评。

严格规范运行。全面梳理常委会各项制度,认真做好制度的建立、修订、完善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公布一个。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履职尽责法治化、工作流程标准化、机关运行规范化。严格执行常委会会议制度和法定程序,以落实议事程序为重点,规范常委会会议报告制度、请假制度和审议意见交办工作,出台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办法,常委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行,质量、效率显著提升。

打造过硬队伍。着眼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推进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效能建设,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朝气、锐气、正气更加充盈。通过干部职务提拔和职务晋升、内部轮岗等方式,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机关干部主动作为、创先争优意识。

筑牢基层基础。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武汉市街道人大工作条例,推动街镇人大工作和建设更加规范。加强对街镇人大工作的领导指导,分片区开展专题调研,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学习培训、加强业务指导,着力提升街镇人大专职负责人专业化水平。召开区街(镇)人大主任(主席)座谈会,促进街镇人大工作交流互鉴、比学争先、创新实干,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基层人大工作好做法、好经验,提升了全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0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WHRD.GOV.CN 2023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3016931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