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怎样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审批程序?”
“企业规划和建设环节的审批问题如何解决?”
……
8月29日,青山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就“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开展专题询问。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参加会议。区政府及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区监委、区法院、区检察院负责人以及人大各街道工委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上,区政府报告了全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整体情况、主要做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围绕解决企业人才短缺、优化政务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方面,高啟华等15位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区人大代表连续抛出“辣味”十足的问题,区经科局、区商务局等部门负责人现场直面问题,查找差距,逐一应答。
“全区抓招商有力度、有成效,但仍存在部分招引项目落地慢的现象。请问区商务局将采取哪些措施克服这些问题?”委员们直击“痛点”发问。
“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由于缺少产业政策、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引导,企业项目落地还不够快。”面对询问,区商务局不回避、不含糊,认真做出回应。“我局将持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和招商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协调各部门、街道在招商、规划、土地、建设、验收、政策兑现等全流程和各环节齐心协力,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做好项目从签约到落地的政策和服务保障。”
“企业‘招工难’,员工培训费用高。请问区人资局如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多渠道招贤纳士?”委员们问出了广大企业心声。
“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职工业务技能、降低用工成本,提升生产经营效益的重要举措。”区人资局负责人直面现实,表示将聚焦人才这一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力度,用好用足就业资金,缓解用工压力、创新推动就业供需两端有效衔接,切实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问题。
区商务局同时表示,将强化投资要素保障,全面梳理区内土地、园区、厂房、楼宇等载体资源,为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提供合适载体空间,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据了解,今年我区将在各街道设立中小企业服务站,请问如何发挥其作用,做好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委员们连续发问。
“中小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统筹各街道园区中小企业服务力量,广泛动员各类社会力量,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构建街道、园区全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同时,依托中小企业服务站力量,强化惠企政策宣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服务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
会上,20个区直单位和部门接受了测评,区“一府一委两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作承诺发言。
会议强调,民营经济在稳就业、促发展、保稳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聚焦行政能力提升,调整思路、更新观念,补齐制度短板,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要聚焦突出问题化解,健全政企联络沟通机制,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要强化跟踪问效,持续跟进整改落实,切实把询问意见和企业愿望诉求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答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