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 发布日期:2024-05-30
    来源:武汉人大
  • 字体:
    [ ]

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杨安


在市人大有力指导和区委坚强领导下,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四个机关”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思想引领铸魂,建设忠诚可靠的政治机关

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站稳政治立场。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将推动钢铁产业链发展、水污染防治专题询问等21件次重点工作、重要会议、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相统一,修订人事任免办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听取审议民政局等9个政府部门年度工作报告,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2人次,接受12人辞去所任职务,补选市、区人大代表13名,确保党委人事安排通过法定程序得到实现。

锻造政治能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组织理论学习60余次,交流研讨15次,主任会议成员领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8篇,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实际行动。坚持组织开展“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报告会,进基层开展主题宣讲40余场,厚植青山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底气。

扛牢政治责任。聚焦重大问题,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作出关于“八五”普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等决议决定。班子成员挂点包保重点企业35家、重大项目7个、乡村振兴联系点7个,加大指导联系,推动挂点包保工作取得实效。深入党建联系点,面对面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召开专题讨论会,推动信访积案化解。主要领导带队前往新疆博乐市、湖北宣恩县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区域协作不断深化。


以服务大局固本,建设履职尽责的权力机关

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找准依法履职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主动抓大事、干实事、解难事,持续推动青山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服务重点任务,夯实稳定之基。把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的事项,作为人大监督工作重点。听取审议计划、预算、决算、审计等工作报告,专题调研全区债务管理工作,加快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助力财政攻坚克难、经济加压奋进。调研了解职工医保改革推进情况,进社区、进企业宣传医保政策,专题听取医疗保障工作,支持医改落地惠民。深入部门、企业、社区(村)开展调研,专题听取审议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报告,围绕市场主体发展、人才引进等六个方面存在的14个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出询问,助力全区就业形势平稳向好。

服务社会民生,回应群众之切。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打好民生监督“组合拳”,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深入督办《关于做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案》,钢都花园、武东街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持续听取审议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等情况报告,专题调研集中供暖工作和星火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开展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主要领导挂点督办2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深入走访辖区中小学、幼儿园,调研了解全区教育工作,专题听取体教融合工作报告,走进武钢一号高炉,实地调研青山古镇片区更新改造情况,助力教育文化健康发展。

服务司法公正,护稳法治之航。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力依法治区水平提升。聚力法律实施。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反家暴等方面的9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发现典型问题42项,提出意见建议28条,形成调研报告8篇。聚力司法为民。持续开展公检法三机关办案质量检查,调研全区行政执法监督试点和行政复议改革工作,听取关于在民事诉讼中接受法律监督试点工作情况报告,推动两院加强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聚力法制规范。坚持听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专项工作报告,对“一府一委两院”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邀请市人大专家作辅导报告,对14件文件进行清理,废止文件5件,向省、市人大报备文件2件,切实维护法制统一。


以本领提升强基,建设作风过硬的工作机关

全面加强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打造过硬队伍,锤炼优良作风,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狠抓能力建设,激发服务热情。做实“一下三民”活动。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一线,广泛听取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80多条,形成问题清单21项,推动解决社区干部力量不足、企业工人招录难等问题。做实服务群众本领。主任会议成员接待来信来访107件次,切实为群众解决烦事、难事、揪心事。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116和石化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为45个家庭送去温暖和关爱。

狠抓督促指导,增强工作合力。重视人大街道工委建设,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学习培训、经验推介等,着力提升街道人大工作。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人大街道工委,指导推进“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等工作。激发区街人大工作合力,加强人大专工委与人大街道工委的联系,支持开展联组活动,丰富人大活动载体。

狠抓纪律作风,提升机关形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清廉机关建设,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干部队伍。


以过程民主增效,建设民呼我应的代表机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创新体制机制,为代表履职强基础。把组织建设、平台打造、跟踪服务作为代表履职的基础环节来抓,取得良好效果。建立完善人大街道工委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主任10名,共任命组成人员87名,为街道人大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持续推进代表工作室高标准建设,延伸代表联系基层触角,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全区共构建96个代表工作室、站,推动省、市、区三级代表“入室进站”全覆盖。健全代表履职情况登记制度,对260多名四级代表建立“一人一档”,做到履职有记载、考核有依据。

创新活动模式,为代表履职添活力。着力打造“民意零距离”代表工作品牌,差异性开展“一街一品”活动,先后培育出“建言献策卡”“村落坝坝会”“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等代表工作亮点。全区四级代表开展“三进”活动583批、3450余人次,推动解决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


0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WHRD.GOV.CN 2023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3016931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