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人大:为“五区”战略深入实施贡献人大力量
江夏人大:为“五区”战略深入实施贡献人大力量
  • 发布日期:2024-02-05
    来源:江夏区人大常委会
  • 字体:
    [ ]

2023年,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宣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区深入实施“五区”战略、加快推进“一示范四先行”、奋力实现“中部示范、千亿倍增”贡献人大力量。全年共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10次、主任会议15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9项,作出决议决定7项,组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27次,开展专题询问1次、专项工作满意度测评9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3人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举旗定向,服务中心更显担当自觉

锚准坚定不移的政治坐标,党的领导得到新加强。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年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8次,专题讲座6次,集中研讨8次,切实把真理伟力转化为实践动力。坚决落实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就年度工作要点计划、议案建议督办、相关重要会议等向区委专题汇报4次,就代表履职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请示报告13次。持续提升人大工作政治效果,加强常委会党组领导班子建设,修改完善常委会党组自身建设规定和议事规则,健全党建统领业务工作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高水平履职。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方位覆盖汇聚民意,拓宽代表“室站点”“代表履职在E线”及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民主民意平台载体,全年就监督议题征集、专题询问、执法检查、法规修订等,累计征集意见建议393条。全委员审议集聚民智,修改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创新常委会组成人员全过程参与“会前调研、会中讨论、会后督办”环节,首次探索实行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确保各抒己见、切中要害。全过程参与凝聚民心,健全年度议题公开征集、监督事项提前预告、工作结果及时公示等制度,探索大会召开前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沟通协商工作制度,全年共邀请260余人次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项评议等活动。

砥砺笃行不怠的奋斗姿态,服务大局展现新担当。决定任免工作更规范、更权威,全年就财政决算等作出决议决定7项,率先在全市就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出决议,依法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1人,探索人大任命干部任后履职评价机制,实现任后监督闭环管理。承担中心任务更主动、更担当,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挂帅30个重点项目(企业),督办落实汤逊湖、后湖等7个河湖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共同缔造、主题教育等活动,累计调研走访183次,收集各类问题46个,办结41个。聚智献力献策更精准、更深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累计向区委呈报《调研专报》7期,3次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并转发“一府一委两院”落实。

二、坚持靶向发力,依法监督更显质效并举

聚力高质量,护航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守护经济运行“安全线”,积极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监督,审查政府投资项目371个,审查部门预算68家,跟踪督办37类108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高效。破解营商环境“痛难点”,7个调研组历时两个月,深入全区83个重点企业项目、33个部门和13个街道广泛调研,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3次,形成问题清单7大类89个,坚持边查边改、以问促改,问题整改率达91%。守好国有资产“家中底”,出台《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五年规划》,听取审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摸清全区600余家单位(企业)家底。

聚力急愁盼,助推民生福祉有效改善。回应“三农”热点问题,专题调研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文旅产业融合等情况,助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壮大产业基础。回应优质教育期盼,深入全区中小学5个续建项目和10个新开工及筹建项目专题调研,围绕研学旅行、学前教育、托育服务等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座谈。回应健康安全关切,专题调研医疗保障“放管服”改革情况、全区安全生产及应急体系建设情况,推动参保群众办事更便捷、医保服务职能更前移。

聚力治理难,深化法治江夏探索实践。用好法律巡视利剑,开展《公证法》《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湿地保护法》等执法检查,推动“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11所高校和71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工作逐步落实和改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美丽江夏。强化公正司法监督,持续推进“公检法”三机关办案质量检查,抽查案件81件,反馈问题93项,构建起“自查-评查-交办-审议-整改-再报告”工作闭环。维护法治上下统一,听取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八五”普法规划中期实施情况的报告,组织常委会任命人员宪法宣誓5场,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4次,审查区人民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6件,甄别清理全区规范性文件34件。

三、坚持主体地位,代表工作更显掷地有声

推进“三进”活动蓬勃发展。一年来,全区48个代表小组累计开展活动394次,代表参与2979人次,提出意见建议408条,办结办复392条。探索“进”的方式,把代表“室站点”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选民需要的地方、建在问题较多的场所,将全区365名四级人大代表进行全员编组,按类别划分为48个代表小组,紧扣党委政府关注,紧贴人民群众期盼,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8篇;彰显“进”的特色,实施“代表提能、阵地强基、主题定向、小组优化、监督增效”五大行动,健全“主题发布、协作联动、闭环处理、公示反馈、目标考评”五项机制,将“五共理念”干在实处,推动解决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关键事”,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抓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举办3期代表履职培训班,培训人数300余人次,覆盖全体基层代表,开展人大知识专题讲座17场,不断拓宽代表视野。强阵地延伸履职平台,在现有42个代表工作室、18个代表联络站和5个民情民意联系点的基础上,打造8个功能型、枢纽型代表工作室,实现代表阵地由单一工作室向多元功能区转变,持续优化“江夏区代表履职在E线”网上平台。优管理激发履职热情,组织97名代表回原选区述职,邀请2000余名选民现场评议,测评满意率达100%。制定出台《江夏区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等,做到“一人一档”“一年一评”,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增强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健全制度促规范,制定完善《江夏区人大常委会议案和建议办理督办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分析、督办、办理、沟通、反馈、答复和评价。优化机制强督办,建立由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相关专(工)委具体督办、街道人大工委联动督办、专业领域代表专业督办的议案建议督办工作机制,落实“双月跟踪、半年视察、年底考评”和“代表建议办理公示反馈”等工作制度。狠抓落实提质效,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2件议案、1件续办议案,以及区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12件代表建议首次达到100%满意率。109件代表建议办复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实现100%。

四、坚持强基固本,自身建设更显生机活力

以自我革命深化政治建设。主题教育见事见行见效,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专题辅导报告3次、集中研讨交流3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认领美丽乡村建设、代表作用发挥等17个方面调研课题,推动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党建引领建强示范机关,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两级党组成员、机关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37次,党员分享研学心得体会22人次,党的建设有力带动了机关建设。从严治党淬炼优良作风,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扣“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治理和“六治九纠”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相关规定,集中开展警示教育5次。

以队伍建设激发活力担当。灵活高效选人用人,全面配齐专(工)委专职副主任(副主任委员),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统筹配置打通使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1办7委间协调联动显著增强。比学赶超提能促干,对标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学习交流形成制度成果5项,成功搭建智慧人大平台;组织学习考察乡村振兴、物业管理等工作6次,邀请专家专题授课,提升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履职专业水平。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梳理完善常委会及机关工作制度,细分至7大类37项,创新提出常委会组成人员“双进双联”机制,健全完善监督意见办理“123”机制、议案建议办理“两前移一闭环”机制、区街人大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为常委会依法有效履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以宣传研究坚定制度自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支持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发展,调整理事6人,汇聚一批长期从事人大工作的领导专家,全年编发调查研究文选40期,6篇理论文章入选《中国人大年鉴》,8篇被中央和省市人大重要刊物采用。人大声音向更广传播,依托“江夏人大”微信公众号和“代表履职在E线”平台,常态化宣传依法履职情况,累计发布工作动态和法治宣传等各类信息227条,全年累计在新华网、人民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发布稿件170余篇次,全方位展示了江夏区人大工作成效及代表履职风采。


0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WHRD.GOV.CN 2023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3016931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