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制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精业笃行,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优化工作路径,以业务效果实保证工作基础实,开创了全区人大法制工作新局面。
一、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思想转变求“快”
一是常态化强化理论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掌握新时代司法理念和群众司法需求,改进人大法制工作思路。
二是针对性学习法律法规。以打造人大机关“法治讲堂”品牌为抓手,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人大法制工作专业水平。
三是全面深入学习江夏区情。认真领会江夏“五区”战略目标和“一示范四先行”路径深刻内涵,全面掌握公检法司近三年的业务情况,精准发力,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
二、能动履职见行见效,能力提升求“全”
一是主任会议调研全覆盖。区六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政法工作,立足推进公检法司协同体建设,实现主任会议成员调研政法战线单位首轮全覆盖。采用“监督专项工作+调研全面工作”融合模式,既增进常委会对公检法司工作的了解,又突出监督重点。
二是持续开展办案质量检查。抽查重点案件和重点抽查类案,开展代表评议法官庭审工作,积极探索“两官”任后履职监督评价工作,着力促进司法公正。
三是依法有效监督不回避。扎实开展《公证法》执法检查、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专题调研。
紧盯电信网络诈骗、养犬管理等社会热点,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紧盯金口片区、经开片区群众司法服务需求,调研《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定》落实情况,实地开展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回头看”行动。
四是深化会前调研。在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等报告前,主动深入主办单位、基层一线和代表群众,看成效、找差距,定措施、提建议,确保审议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三、推进治理有力有序,作用发挥求“实”
一是高质量建好阵地。自觉扛起“建好管好用好江夏区首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责任,指导童周岭村基层立法联系点确立总体思路、完善阵地建设、引入专业团队、建立工作机制,确保立法联系点发挥“民意直通车”“江夏法治窗口”的作用。
二是推进依法治区。根据区委统一安排,支持和配合做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宪法宣传周等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切实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在法治江夏建设一线彰显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
三是注重理论研究。坚持自我加压,注重从公检法司工作实践中深入研究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路径,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江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
(作者系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