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黄陂区是武汉市乡村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的城区,是武汉重要的农业大区。
近年来,黄陂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围绕新时代“三农”工作,通过督办人代会议案、开展依法监督、推进代表履职等方式,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全区乡村振兴提质加速蓄势赋能。
高标准督办大会议案 助推乡村振兴新成效
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看待乡村振兴工作,连续五年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人代会议案交区人民政府进行办理,持续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19年12月和2020年12月,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区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分别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建设案》《关于加快推进木兰大道(长塔路)乡村振兴示范带产业发展案》列为大会议案。
2021年12月,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打造“一主(木兰大道)两翼(火塔线、祁泡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案》列为一号议案。2022年12月,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要求继续办理该项议案。
2023年12月,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将《关于深入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案》作为二号议案交给区人民政府办理。
为促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形成了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街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区政府督查室加强督办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定期听取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工作机制。在“一主两翼”乡村振兴示范带议案办理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进行常态化工作调度和督导检查,压实议案办理责任,汇聚工作合力,统筹推进6类40个项目的目标任务。通过年初听取审议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报告,年中召开议案办理督办会、组织视察拉练和专题调研,年底听取审议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对议案办理工作开展全过程监督,形成议案督办监督闭环。
这一系列监督“组合拳”,使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27个,休闲农业示范村20个,精致农业示范点25个,初步形成了木兰大道等10条美丽乡村示范片带,构建了黄陂全域美丽乡村新格局,为全省、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贡献了“黄陂样板”。2023年,黄陂获评全市唯一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获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
高质量开展依法监督 绘就美丽乡村新蓝图
黄陂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美丽乡村、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农文旅融合发展、闲置资源盘活等工作,综合运用听取专项报告、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有效实施。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听取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专项工作报告、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情况的报告,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提前完成。
围绕“菜篮子”保障,开展《武汉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深入多家果蔬市场、农贸市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实地检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围绕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农机装备“一个支撑”,开展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助力粮食产能提升工作调研和种业发展情况调研,深入修楚农业、鑫鳜源生态农业、联合振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地,了解耕地质量、种业发展、农机应用情况,助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围绕生态旅游区提档升级,深入调研木兰山、木兰湖等资源保护开发、民宿经营管理等工作,努力盘活木兰湖(山)周边闲置资产,充分发挥木兰文化优势,推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持续跟踪监督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焕发勃勃生机,“菜篮子”安全监管链条不断健全,种业振兴行动持续开展,粮食生产形势稳中有升,农机化与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2023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15%,建成获经营许可证的种植、水产、畜禽种子生产企业16家。2023年10月,黄陂区荣获生态环境部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2024年5月,黄陂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高水平推进代表履职 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黄陂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区情实际,找准人大履职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切合点、切入点,深入开展“代表三进・共同缔造”,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六指街道新博村党支部书记杨卫国团结和依靠村民,探索实现村社共建、村村共建、多方共建模式,带领“移民村”变身“幸福村”。新博村先后荣获“全国民法治示范村”、省级“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
省人大代表、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天才以杜堂村为示范,带动拓展周边8个村组团成片发展,连片打造2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新样板,带动就业3000余人。杜堂村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
区人大代表、木兰乡小寨村党支部书记易宏建带领小寨村村民开垦荒田200多亩,平整荒地100余亩,种植优质水稻、油菜,并试点种植草莓、羊肚菌等特色产品,同时建立加工厂,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近20人,每户增收近10万元。2023年,小寨村获得“市级生态文明村”荣誉称号。
乡村振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征程上,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将乘势而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实现新路径注入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助力黄陂区实现加速从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新型城区的转变。
(作者单位: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