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南路康农市场门前路段的井盖总是松动,那里人车流量较大,不方便也不安全!”
7月15日,家住洪山区梨园街道武铁佳苑社区的民情联络员肖先生,向区人大代表王姣斌反映道。短短2分钟,王姣斌就通过“代表‘码’上见”二维码提交了该问题。
当天下午,梨园街道城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便来到现场细致勘查、安排维修……这是梨园街道人大工委探索“代表+”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梨园街道人大工委以“代表+监督”“代表+宣传”“代表+调研”等方式,多措并举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汇聚助力民生发展合力,营造“惠企安居”良好氛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借助“智慧洪山·数字梨园”平台,梨园街道人大工委开发“代表‘码’上见”功能,鼓励辖区人大代表利用碎片化时间反映民声,由街道人大工委就问题和建议及时转办、跟踪监督、闭环答复,实现意见“快”反映,问题“速”办理。自7月初试运行至今,已收到代表反映的关于武铁佳苑社区老年大学建设等建议4件,其中1件已答复,3件正有序推进。
此外,延伸线上渠道,探索“互联网+宣传”新模式,在公众号“梨园微邻里”中开设“人大知识微课堂”,广泛收集人大知识、详细甄选代表履职常识、基础法律知识等基础性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宣传普及人大代表“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知识。
同时,梨园街道人大工委还注重强化“家站点”履职阵地建设,打造东湖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完善“企业+社区+机关”等多个阵地,制定实施《梨园街道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实施方案(试行)》,推动代表常态化“回家”“进站”“到点”,并在3个社区试点建立“民情联络员”志愿服务队伍,鼓励代表与民情联络员形成“1+N”的紧密联系,帮助代表广泛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民主就在眼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