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人大常委会:探索“224”活动机制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洪山区人大常委会:探索“224”活动机制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 发布日期:2022-11-01
    来源:洪山区人大常委会
  • 字体:
    [ ]

 

今年以来,洪山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精心策划,在全区深入开展人大代表“进企业、进社区(村)、进选举单位(选区)”活动,努力通过“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有效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坚持早部署、快行动,掀起代表活动高潮

洪山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三进”活动,将其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重要抓手。3月下旬,召开专题党组会议,第一时间对开展代表活动的总体框架、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民生热点难点、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的原则,从快从细从实制定了活动方案,从活动主题、开展形式、推进机制、服务保障等方面进一步落细落实了对代表活动的相关要求。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代表活动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区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近几年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区代表履职制度、述职制度以及代表小组活动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确保全区代表活动做到组织高效、主题鲜明、推进有序、成果务实,为广泛倾听民生、汇集民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各街道人大工委紧密结合上级要求和各自实际,细化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开展学习培训,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进企业、进社区、进选区开展活动,有力掀起了“五级代表齐行动、凝心聚力解民忧”的活动高潮。

二、立足创特色、求实效,健全各项活动机制

为有效提升代表“三进”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洪山区人大常委会推行“224”代表活动机制,为密切代表群众联系架起“连心桥”。

一是在组织开展形式上,着力推行“街道小组+专业小组”双轨并行的活动运行机制。一方面,遵循“各具特色、亮点突出、务求实效”的原则,要求各街道人大工委以破解发展难题为核心、以解决民生需求为根本,围绕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精心选取核心主题开展街道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力争以“三进”活动为基石,破解一批群众、企业关注的实际问题。如关山街代表小组结合辖区老旧社区多的情况,围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幸福美丽关山”,深入鲁磨、紫菘、葛光等社区,广泛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提升、社区群防群治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以“小切口”推动老旧社区治理实现“大变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代表的行业优势、业务素养和能力专长,按照工作领域、资历学历、专业特长等,把330名区人大代表分成财经、城建等36个专业代表小组,并逐一确定精细化、专业化主题,推动“三进”活动与各专(工)委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促进辖区代表发挥各自所长,积极投身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展现担当作为、助力经济增长提供丰富多样的渠道与形式。

二是在活动载体建设上,着力推行“常态化平台+特色平台”齐头并进的活动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洪山区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若干规定,对建设原则、建设标准、功能定位、活动开展以及意见建议办理流程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细化要求,确保辖区各代表之家均做到“八有”。目前,全区共建有区级代表之家1个,街道代表工作室14个,社区(选区)代表工作站147个,基本实现代表活动“常态化平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今年还采取“线下+线上”模式,多点位发力、多维度推进,力求在平台建设上创精品、出亮点。“线下”重点打造两个平台。即:结合辖区产业特色和园区建设实际,采取市场化方式,与区科投公司合作共建了区级产业园区代表之家,设置融创智谷、创意天地、北港工业园三大园区代表工作专场,聚力为专业代表小组开展“三进”活动打造科技含量高、功能设备全、服务环境优的高质量活动平台、接待平台、宣传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有力提升了区级代表之家精细化、现代化水平;针对辖区建筑企业较多、房地产业下行等情况,以中建三局、中建商砼、中建深装等国有企业代表为龙头、各民营企业代表为主体,组织成立了洪山建筑产业联盟,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开展“央企+民企”“大手拉小手”行动,力求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帮助建筑业市场主体上下互通、互帮互助、携手共渡难关。“线上”聚力整合洪山人大网、人大公众号等平台,探索建立民情民意汇集信息化渠道,推动居民群众在网上有序反映问题、参与监督,提升了问题解决实效。

三是在发挥区域特色上,着力推行“代表+企业+大学+政府”四方协同的活动联动机制。洪山区科教资源丰富、智力资源密集,如何释放科技潜能、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把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是洪山区当前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面临的最大课题。围绕这一中心工作,精心建立了“代表+企业+大学+政府”四方联动机制,协同相关科技类、文创类、法律类等专业小组代表及科经、文旅、人力资源等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为重点,深入百布堂、四通信服、中科锐择、712所等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融创智谷、创意天地、青菱生态科技新城等产业园区,以及华科大、理工大、华农大、湖工大等重点高校,大力开展“促进代表履职、推动校企合作”系列特色活动,签订一批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立了理工大·四通信服研究生工作站、湖工大·百布堂创新设计研究院等校企产学研基地,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集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了人大力量。

三 、围绕纾民困、解民忧,推动代表活动走深走实

一是深入一线察民情。领导带头进基层。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主动参与、率先垂范,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到对口企业、社区、选区,对各自联系街(乡)活动进行指导,在组织好各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主任会议各成员均参加所联系街(乡)的“三进”活动2次以上。走访入户听民声。全力丰富和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方式、内容,通过实地视察、走访调查、代表接待等方式,推动代表零距离听取选民意见,面对面解决群众问题。调研座谈议实事。充分发挥代表桥梁作用,完善多方议事机制,利用代表来自各条战线、各具专业特长的优势,大力开展校企、政企对接及群众见面会等调研座谈活动,打通代表、部门与选民、群众、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督促有关部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

二是排忧解难谋实效。完善民意收集、建议提出、分层处理工作机制,对代表收集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各类问题,认真整理归纳后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处理的原则进行交办、转办、督办,及时将办理结果向代表及群众全面反馈。同时,针对一些历史遗留或一时难以推动的民生难点问题,第一时间组织代表和相关部门,实地调研考察,拿出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具体办法,确保“三进”活动中收集的各类问题、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如洪山街代表小组在接到群众反映的马湖新区污水治理问题后,协调相关单位分步开展了污水管网改造、管道清淤等工作,解决了困扰社区居民多年的污水问题;梨园街代表小组积极回应东沙花园小区居民呼声,多方协调建设企业、政府及村集团,合力破解了多年来小区维修资金不足的难题,极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全区共累计开展代表“三进”活动809场次,参与代表2489人次,收集并交办、转办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789条,已办结706条。

三是积极宣传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站、公众号等各类载体,持续加大代表活动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代表履职影响力,着力营造辖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良好氛围。全区在各类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报道202篇次,其中国家、省、市级平台32篇次。

 

0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WHRD.GOV.CN 2023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3016931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