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人大:在加快建成宜居宜业新汉阳中彰显人大作为
汉阳人大:在加快建成宜居宜业新汉阳中彰显人大作为
  • 发布日期:2024-01-29
    来源:汉阳区人大常委会
  • 字体:
    [ ]

2023年,汉阳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守正创新、精而出彩”工作理念,紧扣“四个机关”建设,营商环境大调研推动惠企实事落地见效,强信心暖企心;代表全员参与共同缔造,小切口惠及大民生;民情民意联系点落地生根,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相互促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拓面提质,“汉阳示范”走向全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率先试点,“为民作主”转向“由民作主”;“履职之星”首发亮相,代表履职活力全面迸发。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坚定政治方向上展现自觉与担当

感悟思想伟力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党校必修课、进代表履职培训“第一课”,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研学交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加强党的领导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人大工作与区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围绕“1+6”产业体系、“三城一中心”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奋斗目标,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制定常委会党组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和清单,重大会议、重点工作、重要安排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切实把区委工作部署和要求转化为人大工作的行动和实践。依法行使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相统一,全年依法任免人大及“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人员69人次,确保区委人事安排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实现。

服务中心大局彰显政治作为。开展“纳税百强企业营商环境大调研”,走访百家企业,收集意见建议90条,下发工作提示函56次,推动解决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聚力推进共同缔造,采取主任会议成员领办、人大代表参与方式,打造13个示范点位,高标准通过区委验收。开展“互学互鉴”,激励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共同缔造建设和“阳小驿”提档升级。担纲数字经济、金融产业、会展产业链长和武汉理工等5所高校驻点科技招商工作,有力推进高铁功能区统征改造和龙阳湖公园建设。

二、坚持守正创新,在探索民主实践上展现勇气与作为

民情民意联系点构建汉阳模式。全区460个四级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向行业、园区延伸,代表“码”上联系选民1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62条。召开理论研讨会,探究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的实践经验和丰富内涵,理论研究动力源不断增强,形成《关于建立健全民意表达平台的实践与思考》。制定《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民情民意联系点工作的实施办法》,统筹推进“家、室、站、点”阵地建设,形成民意收集处理反馈闭环机制。今年以来,促成代表调研280余次,推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700余件。

基层立法联系点作出汉阳示范。立足江欣苑社区,有序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拓面提质。总结提炼“四赋两化”工作模式,统筹开展“完善机制赋能、增强队伍赋智、创新手段赋力、丰富内容赋效”,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体系、队伍管理方式、联系群众路径、内容提质机制。增设10个立法信息采集点,组建2000余名立法信息员队伍,建立覆盖全区各类对象的立法意见征集平台。今年以来,参与省市下达的19件立法计划和立法项目意见征询,提出意见300余条,“四赋两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民生实事票决制开启汉阳实践。实施民生实事全体代表票决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300余件,收集部门及街道报送选题45个,形成民生实事储备项目库。以“群众需求最迫切、社会效益较突出、现实条件能允许”为导向,综合考虑项目布局、资金安排、建设周期,充分沟通、科学论证,遴选事关就医就学、养老保障、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民生项目。经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初审,12个项目以差额形式提交全体代表审议票决,成为2024年度区人民政府对群众的公开承诺。

三、坚持服务中心,在提升监督质效上展现积极与务实

紧扣高质量经济发展加强监督。围绕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深入调研,实地视察重大项目22个,形成调研报告7份,护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聚焦计划审查和执行监督,强化对年度发展计划、政府投资计划的专题调研和跟踪监督。深入调研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检查《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实施情况,为汉阳转型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科技支撑。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全力以赴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开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大1号议案督办力度,助推高铁功能区建设推进提速。

紧盯高颜值城区环境加强监督。持续关注生态环境改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和流域综合治理情况,“两湖”水质稳中有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开展《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条例》执法检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广干垃圾有偿回收试点项目市场化运营,“扔垃圾就提现”激发群众绿色生活热情。开展全区道路建设、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专题调研,推动武汉动物园、国博亮点片区等重点区域优化周边道路规划;调研全区停车场建设及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琴台美术馆泊位不足问题;组织学习智慧化管理先进经验,助推“汉阳泊车”小程序顺利上线。

紧贴高品质幸福生活加强监督。开展“安全生产”专题询问,明察暗访110余个单位部门和行业企业,助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听取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报告,守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托底防线。开展“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专题调研,推动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助力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听取审议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报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期望。开展全区体教融合工作专项监督,助推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紧跟高水平法治建设加强监督。听取审议“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情况报告,视察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助力行政复议机构加快落定。听取审议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报告,促成十里铺人民法庭迁建至工业园区,法治营商环境示范区效应叠加放大。听取区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和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工作报告,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与建设。依法对区政府报送的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首次对“一府一委两院”提交的11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全面清理,有效维护法治统一。从严从实对5个政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促进政府部门关切民意表达、更好改进工作。

四、坚持制度保障,在发挥代表作用上展现使命与风采

代表“三进”主题更加鲜明。全年开展活动“代表三进·共同缔造”484次,代表调研286次,形成闭会建议23件。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139个小区点位,推动293个项目完成改造,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各街道人大工委立足街情,坚持“一街一特色”,挖掘潜力、错位推进,代表活动亮点纷呈。比如,晴川街道“代表之家”进文创园,贴近企业问计问需;鹦鹉街道在武汉基金产业基地打造首个专业“代表之家”;四新街道融入“青年创业城”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江堤街道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老百姓声音“原汁原味”直达立法机关。

代表履职管理更具效能。采取专家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方式,开展全体代表集中培训3次、专业代表专项培训5次,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卢军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省人大代表胡明荣分享履职心得,有效提升代表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搭建网上代表履职管理系统,直观量化反映代表履职情况。开展首届“履职之星”推选,12名代表首获荣誉,激励代表恪守为民初心、积极履职尽责。广泛宣传代表风采,推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汉阳实践、民情民意联系点巩固深化、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履职之星”代表风采等系列专题报道,讲好代表故事、传播人大声音。

代表建议办理更有质量。着力提升内容质量,服务各级人大代表做好建议线索调研,引导代表围绕区委中心大局、紧贴群众关心关切提出建议。着力加大督办力度,专题听取议案建议办理工作2次、视察4次、调研21次,大会建议85件、闭会建议23件已全部办复,代表满意率100%。着力延伸工作链条,围绕“加快出台知音律所大楼招引政策”等建议,支持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围绕停车难、垃圾分类环保小屋建设等建议,纳入常委会监督议题开展专项调研;探索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梳理公益诉讼检察类案线索4条,区检察院立案办理28件,充分凝聚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合力。

五、坚持强基固本,在抓实自身建设上展现追求与活力

始终如一加强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推进党的建设与人大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工作,以巡视整改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完成机关党支部换届,推进党员干部下沉服务社区,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久久为功提升能力建设。组建常委会咨询专家库,从司法、财经、科教等领域吸纳21名优秀学者和资深专家,为常委会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专业参考。扎实开展“制度建设年”行动,对现行4大类49项制度全面梳理,新制定和修订制度规范5项,用职责清晰、改革创新的制度体系保障人大工作提质增效。举办3期年轻干部成长培育活动,为年轻干部搭好出彩舞台,让年轻干部参加驻点招商等一线重点工作,提高干部队伍工作能力。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区委“无会日”制度,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扑下身子调查研究,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教融合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等15项课题调研,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检视整改问题16项,领办民生实事22项,着力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落实“两个联系”工作机制,密切上下内外联系,常态化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努力使人大工作符合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


0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WHRD.GOV.CN 2023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3016931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