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为抓手,着力念好财政预算监督“帮”“审”“督”三字诀,助力政府写好财政“开源、节流、挖潜、增效”大文章。
念好“帮”字诀,做好“聚财”文章
“财政要勇于‘开支放流’,为稳经济提供支持,也要全力‘开源聚财’,为财政政策落实做好保障。”“要加大税源培植涵养力度,不断壮大骨干税源,积极培育新优税源。”……在东西湖区财政预算批复下达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上,财经委委员们讨论激烈。
“人大常委会不仅要当好财政收支管理的‘监督员’,还要当好财政增收节支的‘助推手’”。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在调研财政收支情况时强调,要从一个个“小切口”精准发力,在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上“帮”出大成效。
精准进企“点对点帮”。以开展代表“三进”活动为契机,组织人大代表进企调研、入企解难,如针对部分潜力税源企业融资难问题,组织从事金融行业的代表,开展“金融上门”活动;针对企业农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农业企业家代表指导献策,推动企业合作共赢。
精准摸排“实打实帮”。聚焦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联合区财源办成立工作专班,督促各街道、产业园区对全区交叉户管和产销分离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加大企业对接力度和政策宣传力度,全力做好管户迁移服务工作。2023年,专班共推动3家规上企业迁入。
精准把脉“硬碰硬帮”。围绕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动真碰硬”深化改革,组织人大代表实地看实情、现场听真话,针对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重难点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推动国资管理部门完善机制制度性文件20余项。
念好“审”字诀,做好“用财”文章
“吴家山街道的旧城改建项目资金如何保障?项目绩效目标如何落实?......”面对代表提问,东西湖区财政局和各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一一进行说明。
审查监督政府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权力。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展审查重点,延伸监督触角,着力推动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
“埋头”审资金。从2014年开始,连续10年将听取审议区重点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筹措情况报告纳入常委会议题,不断完善项目资金审查方式。目前已形成常委会会前提前介入、会中逐项审议、会后跟踪监督的全过程审查模式,推动政府压减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
“回头”审问题。聚焦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人大+审计”联合监督机制作用,联合审计部门对近3年区级审计查出的未整改到位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针对审计整改进度不理想、不到位问题印发督办函,推动政府完善规章制度22项,有效提升依法理财、用财水平。
“带头”审业绩。组织人大代表对财政部门开展工作评议,通过实地看项目、现场查台账,听取履职情况报告、年度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报告,全面评查部门业绩,积极献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工作评议的参考依据,真正做到了以评促改、以议促效。
念好“督”字诀,做好“管财”文章
“报告不能一听了之,要一以贯之抓好跟踪督办和监督问效工作,形成人大监督的工作闭环。”近年来,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提升监督的刚性和韧性,在完善监督机制上谋创新,在提升监督实效上务实功,通过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持续监督、过程监督、动态监督,推动政府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水平。
联合“督”项目,坚持“两线作战”求实效。精心挑选50个重点项目,由财经委和城环工委分别从项目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管理两个方面跟踪问效,每两个月晒进度、报成效、谈问题、谋举措,连续两年听取政府关于重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报告,推动重点项目支出落地见效。
定期“督”债务,紧盯“三篇报告”不放松。将政府债务纳入监督重点,推动完善政府债务报告机制,强化对“三篇报告”审议意见的跟踪监督,要求政府完善债务预警通报机制,通过债务风险透明化、债务情况公开化,促进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流程规范管理。
全程“督”预算,紧盯“四本账单”抓成效。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先后围绕预算草案编制、预算批复下达、预算半年执行、预算调整、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围绕预算执行中的短板问题,向政府印发审议意见、督办函5项,推动政府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