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教融合 助力武汉“壮苗”
深化体教融合 助力武汉“壮苗”
  • 发布日期:2024-02-01
    来源:武汉人大
    作者:夏方
  • 字体:
    [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明确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深化体教融合作为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点,如今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11月1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从调研情况来看,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期工作比较扎实,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我市通过赛事体系多元化、课后体育常态化、体育项目进校园功能化、冬夏令营活动规模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教融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筑牢阵地 落实“健康第一”理念

以体育智,以体育心。近年来,武汉市坚持筑牢校内校外阵地,落实“健康第一”理念,优化学校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及体育课后服务,使广大青少年走出教室,走进绿茵场,致力于足球、网球、游泳、冰雪项目进校园,帮助青少年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专项运动技能。同时以“双减政策”为契机,优化校外体育服务,利用“课后三点半”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积极探索线上活动,开展了“云端运动课堂”系列活动,打造了“居家运动+线上参与”的运动教学新模式。

体教融合,关心每个孩子。为开发视障学生体能、训练协调能力,助力视障学生全面发展,武汉市盲童学校于2011年成立“六点天使跳绳队”。在2023年全国残疾人跳绳比赛中,“六点天使跳绳队”在三个项目中打破湖北残疾人代表队国赛最好成绩,展示了孩子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体教融合,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武汉光谷未来学校通过体育课、体育社团、体育选修课、早操、大课间、课余体育活动,保障校园体育1小时的活动时间,并将游泳课设为必修特色课程,分别在小学三年级、初中七年级、高一年级开设。

10月12日,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就我市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万松园路小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详细了解学校在体育场馆建设、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情况。调研组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体教融合工作组织领导;要聚焦学校体育,夯实体教融合主阵地;要立足优势项目,打造体教融合新亮点,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目前,我市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实现了全市13个行政区、3个功能区和市体育局的7个直属训练单位全覆盖;年均举办田径、游泳、武术、棋牌等青少年比赛超过30项;在新周期命名了24个项目、187所学校、219项的“武汉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校园足球学校数量达437所,常年坚持参加足球运动的中小学生达十万人。


撬动支点 搭建青少年体育赛事平台

8月22日,第29届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在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落幕,上万名青少年在绿茵场上享受足球的快乐,度过了一个激情似火的暑期。

投球、挥棒,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被击中的棒球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远远飞出外野,而趁着对手捡球期间,击球小选手迅速跑过一、二、三垒并安全回到本垒……9月16日,2023年“趣谷杯”武汉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棒垒球比赛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举行。“我也想打一个本垒打!”球场边,来自武汉市育才小学的乐瑾瑜说。育才小学近年来试行开设六年的体育特色“普修”课程,让每个年级的学生结合实际选学足球、棒球、乒乓球等,感受体育乐趣。

在武汉,像这样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每年都会举办很多。据统计,2022年市区两级举办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达1139次,参与青少年达18.7万人次。武汉市以市青少年运动会为支点,发挥武汉市运动会重要作用,积极鼓励社会办赛,打造了一系列如“武汉晚报杯”“小江豚游泳节”“乒羽视力”等具有武汉特色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近年来,我市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在小组审议时,陈光勇委员建议,强化顶层设计,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体教融合,细化工作措施,完善配套政策,规范全市体教融合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扩大体育师资队伍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多手段整合体育师资资源。魏怡平委员建议,要加强配套保障服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让我们更多的孩子就近去体育场馆运动。王广立委员建议,充分激活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的作用,让体教融合能够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让优质资源进入学校,促进学校的体育发展。


夯实载体 丰富青少年寒暑假生活

7月份,“汗动青春,营在江城”2023年“奔跑吧·少年”夏令营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开营。分布于武汉市各城区286个培训点的免费体育技能培训活动随即展开,20000余名青少年在运动场上开启了健康快乐的暑假生活。

据悉,今年夏令营设置了免费体育技能培训和免费游泳服务两项活动。其中免费体育技能培训共设23项运动技能培训,培训项目创历年新高,新增体育舞蹈、小排球、象棋、棒球等项目,总共有20008名青少年通过公开报名抢得免费技能培训名额。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冬夏令营”为载体,着力打造兼顾体育项目培训、参与体育赛事、课余体育活动及培养体育兴趣等多元一体的青少年冬夏令营活动,丰富青少年寒假暑假生活。通过优化提升服务,不断增强青少年参加“冬夏令营”活动的体验感。积极探索“体育+思政”的体育活动,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才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比如,开展的“体教融合杯”品牌活动,带领青少年参观湖北省体育博物馆、进入高校研学、参与体育青少年赛事、安排体育冠军分享和观看红色爱国教育电影,等等。

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民族强。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初心不改、步履不停,将持续为推动我市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市体教融合的样板工程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0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WHRD.GOV.CN 2023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3016931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