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办案质量检查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开展办案质量检查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发布日期:2022-09-14
    来源:武汉人大
    作者:张小婧
  • 字体:
    [ ]

“全市公安机关全年枪案、抢劫案、抢夺案全部破获,电诈案件数由升转降,交通事故亡人数连续十年下降。”

“全市两级法院的各项办案质效指标稳中向好,审判绩效综合排名位居全省法院首位。市法院获评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受最高法院邀请,参与民事诉讼法修改工作,试点经验获最高法院推广。”

“全市检察机关所办案件有4例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典型)案例,22例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3例入选武汉市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市检察院在全省检察工作考评中位居第一,在全市绩效管理综合考核中获评立功单位。”

……

8月3日,市公安、审判、检察三机关(以下简称“三机关”)向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了2021年度办案质量检查情况。

加强司法工作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优化监督方式,以人大的外部监督推动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管、改进办案工作。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新形势下司法工作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对司法监督工作的新期待,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在有效监督上显作为,促进“三机关”在提升办案质量方面做深做实,在躬身笃行为民解忧方面见行见效。

 

市公安局:以“五个强化”助推法治公安建设

持续监督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助推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评查组对市公安局2021年度办结案件进行了阅卷评查。从评查情况来看,市公安局办案质量总体良好,绝大部分案件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办案程序合法。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2021年市公安局在突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规范执法权力运行、夯实执法办案基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升执法主体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强化法治引领,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市公安局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研学计划,举办党委专题读书班,示范带动各警种、各部门开展培训563场次。 

强化执法改革,着力规范执法权力运行。制定《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的工作方案》,打造执法活动党纪监督、法律监督、业务监督相互融合的执法监督新模式,实现执法源头预防、过程管控、问题查纠、考核问责有机结合。

强化基础支撑,着力减少执法办案问题。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加强执法工作制度、平台、设施建设,推动基层一线执法办案提质增效;强化服务发展,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总体定位,立足公安职能,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1年,全市企业单位发生刑事有效警情同比下降41%。市局2起案件被省公安厅评为优化营商环境“红榜”优秀案例。

强化实战导向,着力提升执法主体能力。以全警执法能力水平提升为目标,推动执法培训向实战对焦、向融合迈进、向精准发力。全局先后组织执法专题培训活动300余场次,累计培训7万余人次。

对下一步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继续推动市公安局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实现社会治安标本兼治、长效长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市法院:提升审判质效践行司法为民

此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市法院工作报告后指出,2021年市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提升审判质效,狠抓办案质量,全市法院执法办案工作取得新进展。

聚焦主责主业,护航武汉高质量发展。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做好建党100周年安全稳定工作。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年”活动,出台《武汉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4.0版》。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深化改革赋能,着力提升审判效能。合理调配各审判团队受理案件类型及搭配方式,最大限度确保人案相适。

强化制约监督,不断促进办案“三效统一”。深化落实司法责任制,为监督管理提供制度依据。作为全省3家试点法院之一,开展民事审判流程标准化试点,相关工作被最高法院《审判管理动态》刊发。强化对于“四类案件”、长期未结、发回改判等案件的重点监管,建立“自动+人工”识别机制,在系统初筛的基础上,健全院庭长及承办法官发现机制,推动重点案件精准识别、应管尽管。

坚持固本强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铁军。聚焦“四大任务”“三个环节”,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如期完成查纠整改5个方面113项工作任务。全面从严治院。抓实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深化“庸懒散慢乱浮”专项治理,打造“好正实优”政治生态。

今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评查组,对市法院2021年办结案件进行了阅卷评查,指出了市法院在办案中存在的程序性、规范性等方面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督促市法院根据审议意见制定整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健全提升案件质量、防范瑕疵问题的长效机制。

 

市检察院:全环节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2021年市检察院办案质量检查报告时指出,一年来市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办案质量问题整改,从以下方面着手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扎实开展“质量建设年”活动,提升司法办案质效。抓实“质量建设年”“素能提升年”活动,重点围绕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60项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深入开展“破坚冰、优刑检、提质效”比学赶超专项行动。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方位落实司法责任。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检察改革,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30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9件。入额院领导办案实现常态化,直接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特别是申诉案件,带头办案阅卷、主持公开听证。

强化案件管理,实现办案全流程监管。打造一站式案件受理服务窗口,完善《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统一受送案管理规定(试行)》,确保受案规范、分案精准、流转高效、送案及时。制定《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督促检察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办案质量上。

抓好素能提升,突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2021年,全市有1个办案团队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优秀办案团队,2名检察人员在全国业务竞赛中获评“优秀”,4名检察人员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平安之星”,6名检察人员获评第四批全省检察业务专家。

2022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评查组对市检察院2021年度办结的案件进行了阅卷评查。从评查整体情况看,优秀案件占比优于上年度评查,没有出现重大瑕疵及不合格案件。评查组认为,绝大多数案件证据审查全面,事实认定准确,法律定性和量刑建议精准,办案程序规范,办案质量高,社会效果好,但也有少数案件存在办案程序不够规范、文书制作不够细致、内部管理还需加强等问题。市检察院要逐项对照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防范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建言献策 以法治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办案质量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是人大监督司法的重要内容。唐树人委员在审议发言中说,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组织武汉高等院校知名法学教授和资深律师近50人对三个部门的执法办案工作开展评查,从评查的情况来看,三个部门的办案工作非常饱和,办案效率非常高。从评查质量结果来看,专家教授和律师对办案质量都给予肯定,从他们的评价来看是明显好于往年,总体情况是积极的,是向好的。

“通过不断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司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来保证办案质量,强调正面驱动和引导,激发办案人员的内生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李军委员提出,公检法司机关要多采取一些措施,让司法执法人员安心本职工作岗位,通过办案质量检查让他们树立信心,提升能力,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认同感。

罗平委员说,对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关于2021年度办案质量检查情况的报告,都非常客观、真实,并且我们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也感觉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都能够很好地接受人大的监督,态度非常端正。建议,第一要稳步提升办案质效;第二要提升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程宏刚委员提出,市公检法三机关办案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建议在量刑和自由裁量度方面加大公检法之间的会审会商力度。

回应社会关切,维护司法公正,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人大常委会将依法尽职履责,不断督促“三机关”提升办案质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0

版权所有: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WHRD.GOV.CN 2023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鄂ICP备13016931号-1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682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