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级人大推进“代表三进·共同缔造”走深走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今年以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性开展“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动员全社会以主人翁姿态广泛参与,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部署,各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作为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载体,突出“进”的主题,丰富“进”的载体,彰显“进”的效果,呈现出“深进、广联、实做”的生动局面,推动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化解了一批企业发展难事,《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湖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750余篇次,营造了人大服务中心、代表履职为民的强大声势。
人大代表“进企业”:纾困解难 助力企业和产业发展
永清街道组织代表进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举办武汉天地2023年春季招商引资会,梳理代表建议后形成招商引资建议清单;后湖街道组织代表视察调研汉口数字智谷片区建设,区代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推介项目、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招商大使”……
江岸区人大常委会用好“小平台”,发挥“大作用”,将“人民议事厅”作为“三进”活动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居民提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多方议事活动,搭建群众发声、代表履职平台。全区343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17个代表小组,并组建6个专业代表小组,推进代表编组进站,按照“双月至少开展一次代表活动”的要求,围绕经济稳步增长组织开展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等惠企活动49场。
“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网络经济推动传统商贸业发展?”“下一步有哪些措施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2023年7月11日,江汉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约您共话——汇聚人大代表力量,助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一边是带着期盼提问题,一边是直奔主题答举措,来自江汉地区的四级人大代表、区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共议发展大计,人大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加快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在新华街道良友大厦楼宇代表联络站,探索开展了“精准服务·助企兴业”活动,省、市、区人大代表与辖区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协调解决了零售货运企业融资、楼宇企业租金减免、白领食堂建设、停车场改建等问题,促进楼宇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江汉区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创新打造“民呼我应·代表有约”工作品牌,紧扣有阵地、有活动、有效果、有机制、有集成“五有”目标,聚焦“约您共学、约您共话、约您共建、约您共督、约您共评、约您共享”六个方面,采取“集中+分散”形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开展了一系列代表活动,推动解决了一批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
“要依托数创大厦等企业楼宇打造特色街道,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重视科技与文化融合,依托铁四院等工业设计企业,在月亮湾城市阳台打造网红科技馆,让工业设计的萌芽在青少年中扎根,同时带动周边人气”……
9月1日,武昌区人大常委会组织40余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以“数智领航经济 设计赋能发展”为主题,开展“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今年以来,全覆盖打造14个街道代表工作室、142个社区代表联络站,升级打造24个枢纽型代表中心联络站,因地制宜打造19个商务楼宇、特色街区、产业园区代表联络站点,实现人大代表与选民、企业、职能部门高效连接;同时,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优势,组织代表进企业、进特色街区(园区),确保“直及企业、直面问题、直通政府、直达群众心坎”。
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加快打造“中国网谷”这一战略目标,精心组织代表活动。比如,聚焦重点规划落实,组织代表调研全区“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视察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聚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覆盖调研区属国有企业。坚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探索创新、各具特色”原则,在部分代表工作场所打造6个“一站一亮点”特色站点品牌。比如,金银湖年轻企业家代表联络站发挥代表专业优势为辖区企业服务,让代表“进站”解民忧、“出站”谋发展;长青街企业商会代表联络站制定“选定议题—确定方案—开展调研—形成结论—看到实效”五步工作法,引导代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代表联络站建在一线、用在一线,推动“三进”活动更加精准。探索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新路径,从“重点督办”到“对口督办”转变,提升建议督办的专业性;从“简单评分”到“标准赋分”转变,激发工作评议监督的能动性;从“向前看”到“回头看”转变,实现议案建议办理的长效性。
汉南区人大常委会将2023年确定为“代表活动年”,创新升级“政情直通·民意直达”活动,邀请专业领域代表和行业专家全程参与活动,强化代表提出问题的跟踪落实。今年已成功举办营商环境、“十四五”规划专场活动2场,上百名代表现场提出政务服务、税费政策等建议26条,“双直”活动受企业、群众广泛认可。邀请代表参与《武汉市智能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学习考察上海、深圳、无锡等地智能网联汽车立法经验,听取军山新城、东风本田等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的意见建议,助推“车谷造”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
人大代表“进社区”:化解矛盾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难”问题后,组织代表与群众共商共议,合力扫清施工障碍,半年后天然气正式进楼栋,盼“气”20年的居民面露笑容地奔走相告……
汉阳区人大常委会以深化“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作为夯实民意基础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代表进社区、入门栋,察民情、听民意,做惠民实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代表普遍认同、群众广泛欢迎,“有事找代表”在汉阳蔚然成风。如今,该区人大常委会还强力推进“民情民意联系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域覆盖,实现代表与群众“零距离”,送“码”到群众身边。“民情民意联系点”由小区、楼栋向行业、产业、园区延伸,全力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今年以来,“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已联系选民8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51条。
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建立民生实事票决制度,围绕街道民生项目征集、初审、审议、票决、监督等各环节,探索建立一套群众“点单”、代表“订单”、部门“买单”、人大“验单”的全链条管理制度。经人大街道工委票决,共产生55件民生实事,推动特色楼栋打造、公共区域安装便民扶手及休闲座椅、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建设等一批民生实事得到解决。以代表建议为抓手,凝聚街道、部门、企业等各方合力,综合分析全区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布局及运行情况,针对青山东部地区基层医疗基础薄弱现状,提出加强该地区医疗资源供给等代表建议,推动八吉府地区白羊佳苑、新集卫生服务站开工建设;聚焦群众出行问题,深入地铁项目部、施工现场,详细了解路网建设情况,推进地铁12号线、19号线,右岸大道、友谊大道快速路等加快建设。
洪山区人大常委会健全民意收集、建议提出、分层处理工作机制,对代表活动中收集的各类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处理的原则进行交办、督办,并将办理结果向代表反馈。通过“线上+线下”“实地视察+走访调查+代表接待”等方式,推动代表零距离听取选民意见,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为推进全区养老事业发展,组织代表分片区、分类型、分重点开展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等建议,推动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个、老年人供餐点2个,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8户,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前不久,依托六角亭街道视频号,硚口区人大常委会邀请各类专业的人大代表进行了一场科普、安全、卫生等主题的直播,现场答疑解惑,群众反响热烈。
今年以来,硚口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与民生实事会商相结合、与代表工作室(站)建设相结合,通过“代表直播间”开展“代表线上进社区”活动,探索创新代表履职新路径。目前,已开展3场代表直播,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40余条。同时,线下组织代表“一对一”倾听民忧,“实打实”服务民生,推动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用水难、社区垃圾堆放和处置、违规停放机动车辆难题、断头路安装路灯、小区消防通道堵塞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龙阳代表小组接到群众扫码反映小区内凉亭年久失修问题后,组织代表深入调研、带头作为,发动居民携手共建,昔日旧凉亭蝶变成充满法律知识的“奉法亭”“普法剧场”,居民纷纷点赞;琴断口代表小组收集到汤家咀小区居民反馈“用
人大代表“进村湾”:破解难题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有了这个代表联系点,履职很方便。村民随时可以找我闲谈诉说烦心事,我把诉求记录下来,通过‘荷里议事’载体推进解决。”近日,在获评2022年度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的蔡甸区嵩阳大道旁,邓永勤人大代表联系点热闹非凡,她与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商讨村民反映的环境卫生整治难点问题。
这位市人大代表,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乡创客,她既写农情日记,也记“民情日记”;既为庄稼把脉问诊,也帮百姓排忧解难。今年以来,邓永勤代表通过“荷里议事”形式,与周边村庄新达成投资590万元,吸收周边村民37人就业,村民户均新增收入1万元。
今年以来,蔡甸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地域历史人文特色,在“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中创新打造了“荷里议事”这一工作品牌,全区四级人大代表同台“唱戏”,以“荷里议事”为载体,通过“邻里夜话”“亭下议事”“院落会议”等多种形式与村民面对面沟通、背靠背交流,使代表履职充满泥土的芳香。
法泗街人大工委组织代表走村入户发动群众平整500亩蔬菜基地,借助国企联村力量,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协助街道举办江夏区第十一届赏荷采莲节;乌龙泉街人大工委推出“人大代表为‘土地堂 西瓜王’直播带货”等创意文旅活动,助推其成功进驻中百仓储等大型商超……江夏区人大常委会找准代表参与共同缔造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代表活动阶段性主题清单,并打破代表层级、地域限制,新建9个“共同缔造”专业代表小组,直接编入新打造的功能型、枢纽型代表阵地集中开展活动,实现“两新合一、创新驱动”效果。
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引导人大代表结合实际、立足本职,提出意见建议,当好“共同缔造”的宣传者、参与者、推动者。通过“提—交—办—评”四步工作法,着力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比如,木兰乡在开展“三进”活动中,了解到该片区将军庙村、桥店村等偏远地方供水管道小、水压不足,影响村民供水,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后,及时形成代表建议,加强跟踪督办。目前,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总长度约1268米的DN110水管进行了改造,解决了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群众一致好评。滠口街道组织代表围绕交通状况改善问题开展调研,提出了涉及信号灯、斑马线、单行道、机非分离等建议,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改进工作,今年9月开学时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新洲区人大常委会精心制定“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方案,组织437名四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以丰富生动的代表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顶层设计,出台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履职考核办法、代表建议办理规定以及代表“室站点”规范化建设意见等“四办法、一规定、一意见”。以“清单化”管理、“销号式落实”的方式,形成“闭环式”办理模式,推动解决村湾环境治理、小区安全隐患整治等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比如,邾城街人大工委发挥代表示范效应,带动200多户居民参与“共享花园”建设;阳逻街人大工委引导代表协助社区建成科技馆,开设防骗专题讲座;旧街街人大工委组织代表通过“板凳会议”“树下会议”等方式,推进解决了一些民生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