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阳区洲头街道红建社区两湖小区,亮堂的停车棚、绚丽的手绘墙,一老者手拿音箱,哼着小曲,悠闲地在街道中散步,甚是惬意。
两湖小区是汉阳区“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的缩影,在“共同缔造”理念的引领下,汉阳区人大代表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发展模式助力社区建设。
民事共谋·人大代表集民意
近年来,洲头街道将两湖小区定为老旧小区改造点位,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居民在花坛改造、广场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分歧,致使改造工作进度滞后。
“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切实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让共建成果实实在在惠及人民群众。”为推动社区共同缔造工作顺利开展,人大洲头街道工委以“代表三进·助推社区美好环境建设”为主题,5次组织代表专题调研。
汉阳区人大代表汪俊、黄志军、周本秀带着问题入户走访,通过“协商议事会”等方式,面对面倾听群众需求意见,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通过梳理形成8条需求问题清单,提交给街道党工委决策、参考。
区人大代表,红建社区书记魏凌云主动进家入户宣传政策,解除老百姓的思想顾虑;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鸿领衔督导,推动新增停车充电位40个、机动车停车位10处,有效解决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充电问题,居民群众纷纷点赞。
“看到社区环境大变样,原来乱堆乱放的地方,都整理得像花园一样,感觉自己也不能落后。”人大代表到居民家中宣传美化环境的知识后,大家的思想也发生着转变。
“为何不一起整治,将破旧的花盆、泡沫箱进行清理装饰?”说干就干,附近楼栋的热心居民纷纷带着自家工具一起参与房前屋后花坛整理,“爷爷奶奶的花园”建好了,小区房前屋后瞬间变得干净清爽,邻里间也更加熟络。
“自己家门口的环境美化了,小区的环境也更美好了。”有了主心骨,小区的改造顺利开展。近年来,两湖小区实施停车位建设、花坛改造、墙面美化等多项改造,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系列大事,居民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民事共管·居民群众来监督
在接到居民通过“民情民意联系点”扫码反映后,区人大代表张雄了解到五丰里社区墨水湖小区的垃圾箱急需改造升级。在深入走访调研后,他决定主动牵头推动改造。
“现在,原有封闭式分类垃圾箱已大变样,带拉环的手拉式垃圾分类亭成为小区的新鲜玩意,既安全又美观,大家都说张代表为社区办了一件大好事。”
有了带头人,小区居民参与共同缔造和基层治理的热情也被激发。在街道人大工委推动下,融合培育社区品牌的服务团队——“丰彩家园”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服务队涵盖了辖区人大代表、共建单位志愿者骨干、下沉党员干部、红色物业人员、爱心商户志愿者等20余人,积极开展小区环境维护、治安巡逻、矛盾调处等各项志愿服务。
墨水湖小区书记陶大香表示,作为推动共同缔造的重要力量,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听民声、集民意、聚民智,建真言、献良策,切实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向纵深发展。
民事共享·共同缔造幸福家
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决策如何共谋?发展如何共建?建设如何共管?效果如何共评?成果如何共享?……
经过前期学习借鉴、探索总结,汉阳区各级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作答:以群众为主体,实行多元共治,让群众当主角、站“C位”,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据悉,为做实“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成效,汉阳区人大常委会立足“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依托“家、室、站、点”四级履职阵地,积极联合辖区代表资源,广泛发动小区居民群众,激活社会资源,实现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切实解决群众身边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共同缔造工作的参与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共收集651条意见建议,为民办实事447项,形成闭会建议22件,打造6个共同缔造示范点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