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回眸
人大代表围绕地方立法建言献策;立法联络员提出的“金点子”被吸纳到法规之中;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搭上立法“直通车”……走进江城,民主清风扑面而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机关和人民之间架起“连心桥”、开通“直通车”,使制定出台的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民智。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贯彻到立法的全过程各环节,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武汉立法实践。
设点布局 打通群众参与立法的“最后一公里”
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实现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持续增点建点、优化点位地域和组成结构等,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民意表达平台。
设立“社区+网格”的意见反馈网络,让人大代表进网格,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将征集意见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一个角落;整合街道13个代表接待室、代表联络站的功能,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扩大公众有序参与立法......自2022年被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硚口区汉水桥街道联系点先后围绕《武汉市住房租赁条例》《武汉市托育服务促进条例》等12部法律法规草案,开展10余场征求意见活动,收集反馈意见建议50余条,着力将联系点打造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宣传法治的阵地、立法工作的窗口。
“建议在行业起步前期对社区托育需求开展调研,以达到供需平衡”“要完善行业规范化发展标准,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度”“要强化托育服务的监督管理,提升托育服务机构的硬件设置和服务质量”……不久前,在武昌区昙华林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昙华林立法征询组成员、辖区托育机构负责人及群众代表在立法征询环节围绕《武汉市托育服务促进条例(草案)》,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建言献策。据悉,此次立法调研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20多条。
在各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生动的民主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气象。自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设立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先后经历了创建起步、持续发展、拓面提质三个阶段,数量上由少到多,布局上由点及面,形成了由1个国家级、3个省级、19个市级构成的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网络格局,涵盖基层人大常委会、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开发区管委会、街道、乡镇、社区、律师协会、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实现全市行政区(功能区)、重要行业系统全覆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广泛性、基层性。
放眼全市,除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还架起了315个立法信息采集点、133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室,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江城的各个角落盛开。
汇集民意 让群众的意见建议直达立法机关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实现两者之间在立法全过程中的民主参与、民主表达、民主决策“声气相通”。
“建议此处增加一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企业,损害信誉’的情况。”在一份纸质版《武汉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中,立法信息联络员程焰在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条文下,写下了自己认为应该增加的内容。反复阅读几遍后,他在首页留下自己的签名,将其投入了小区门口的立法意见箱。
程焰是汉阳区江欣苑社区的居民,同时也是社区的立法信息联络员。负责记录整理居民建议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不会对居民的建议作任何删减和修改,而是将他们原汁原味的意见和建议直达立法机关。2023年12月30日,江欣苑社区获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此成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省、市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设在社区的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目前已有69条意见建议被纳入了15部法律和省、市法规。
实践证明,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听取基层民意的“顺风耳”、民主立法的“直通车”、衡量法律法规实施效果的“晴雨表”。十年来,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立法积极开展工作,在反映基层群众立法诉求、为立法建言献策、组织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武昌区人大常委会、黄陂区人大常委会、江汉大学、市律师协会、江岸区人民法院、汉水桥街道等基层立法联系点认真组织征求基层群众意见活动,多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吸纳进《武汉市燃气管理条例》《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等多件法规条文中。
提质增效 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使立法活动和立法工作成为践行和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23年,修订《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目标原则、职责任务、工作流程、保障措施,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有效落地。在市、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各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推进有力,工作成效明显。比如,江欣苑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创建“四赋两化工作法”,实现“意见征集--收集整理--报告反馈--采纳激励”闭环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2023年4月至5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库成带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这一课题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先后赴武昌区、汉阳区、江岸区、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江夏区、江汉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走访8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3个在汉的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多场座谈会,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总结经验做法,查找短板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市区人大联动共建机制,明确市、区人大常委会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服务保障措施,统筹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和分类指导机制,搭建联系点工作交流平台,密切工作联系交流、指导督促。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倾听群众声音、凝聚群众智慧、回应群众期待,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深根,见行见效。
返回顶部